不知薡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出处《尔雅 释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薡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
例子明·董斯张《吹景集·俗语有所祖》:“吾里谓愚者曰‘不知薡蕫’。”
基础信息
拼音bù zhī dīng dǒng
注音ㄅㄨˋ ㄓ ㄉ一ㄥ ㄉㄨㄥˇ
感情不知薡蕫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懂事。
近义词不辨菽麦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从容不迫(意思解释)
 - 浇风薄俗(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生 有命 | 生 ;生存和 亡。迷信指人的生 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