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立办的成语故事

拼音duō jiē lì bàn
基本解释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暂未找到成语咄嗟立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咄嗟立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自力更生 |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
穷途潦倒 |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
算无遗策 |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处实效功 |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进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
互通有无 |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
半夜三更 |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
散带衡门 | 《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
孜孜不倦 |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