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服之殇的成语故事


无服之殇

拼音wú fú zhī shāng

基本解释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故称。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暂未找到成语无服之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服之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义灭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 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望而生畏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今是昨非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