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例子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基础信息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注音ㄗ ㄓㄨ ㄅ一ˋ ㄐ一ㄠˋ
繁体錙銖必較
正音“锱”,不能读作“liú”。
感情锱铢必较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析锱铢必较与“斤斤计较”有别: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斤斤计较”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
近义词斤斤计较、一毛不拔、锱铢较量
反义词满不在乎、慷慨解囊、豁达大度
英语be alive to one's own interest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道骨仙风(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 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 身之祸。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 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