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
词语解释
仗义[ zhàng yì ]
⒈ 主持公道。
例仗义直言。
英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⒉ 重义气;守信用。
例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英be loyal (to friends);
引证解释
⒈ 主持正义。
引《汉书·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託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唐 李德裕 《荐处士李源表》:“自 天寳 之后,俗尚浮华,士罕仗义,人怀苟免。”
《明史·程启充传》:“帝曰:‘ 守仁 一闻 宸濠 变,仗义兴兵,戡定大难,特加封爵,以酬大功,不必更议。’”
⒉ 谓讲义气。
引沈从文 《泥涂》:“这个人做事真是特别仗义热心!”
国语辞典
仗义[ zhàng yì ]
⒈ 凭义理行事。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
分字解释
造句
1.在恶势力面前,他常常仗义执言。
2.彭德怀元帅成功地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并在庐山会议上仗义执言,深得军心民心,但他也曾错误地反对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反对全部从军事院校学员中选拔军队干部。
3.“仗义执言”不要写为“仗义直言”;“万古流芳”不要写为“万古留芳”。
4.是啊!我也很敬仰红娘子,她是女英雄!所以我想去找她,和她一起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听说清兵和蒙古人侵扰山西了,我此番前去山西也是要驱逐鞑子!
5.仗义执言的同时更要从善如流。
6.第一,正在苦恼的名誉,大多无足轻重。第二,真正重大的名誉,自己无能为力。第三,一旦名誉受诬,基本不要在意。第四,更高一层修炼,排除“名执”“我执”。第五,面对他人受诬,应该仗义执言。
7.他想到自己从交警到刑警的换岗;想到鲁光淦在许市长面前的仗义执言;想到去叶家的助阵……绝对不能恩将仇报,这是他此时的唯一理念。
8.现在,也是他仗义执言,自己才获得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9.开始,她的同伴们都无微不至地照护她,给她喝了一些酒,使她长长精神然后旅长就把她的遭遇对她重述了一遍,旅长一再指出斐利亚福克先生仗义救人的热诚,为了救她,简直是赴汤蹈火毫不犹豫。
10.他们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事物有洞若观火的辨析力和透视力,同时又能仗义执言,讲出人人心中皆有而言中皆无的话。
相关词语
- yì zhàn义战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义执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义执言
- jiā yì shì嘉义市
- tóng yì cí同义词
- yì jīng义经
- míng yì gōng zī名义工资
- tóng yì yǔ同义语
- zhǐ yì旨义
- dà yì miè qīn大义灭亲
- xiá yì狭义
- dǎ zhàng打仗
- yì yǒng义勇
- jīng yì rù shén精义入神
- yì fù义父
- zhēn yì真义
- yì xíng义刑
- yì yín义淫
-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
- yì dù义度
- yì juān义捐
- yī zhàng依仗
- yì chǐ义齿
- jí tǐ zhǔ yì集体主义
- guān liáo zhǔ yì官僚主义
- yì jù义据
-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
- cí jiǎn yì gāi辞简义赅
- qí yì歧义
- yīn yì音义
- yì shè义社
- yí yì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