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ngdàng

荡荡

拼音dàng dàng
注音ㄉㄤˋ ㄉㄤˋ

繁体蕩蕩
组合AA式

词语解释

荡荡[ dàng dàng ]

⒈  参见:荡荡,荡荡。

引证解释

⒈  浩大貌;空旷貌。

《韩诗外传》卷二:“盪盪乎其义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
《汉书·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风捕景,终不可得。”
颜师古 注:“盪盪,空旷之貌也。”
1. 广大貌;博大貌。 《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论语·泰伯》:“大哉 尧 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 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
《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颜师古 注:“荡荡,广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荡荡无边涯,悠悠何所之?”

⒉  心胸宽广貌。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

⒊  水奔突涌流貌。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荡荡,言水奔突有所涤除。”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驰騖往来。”
吕延济 注:“荡荡,流貌。”
《晋书·孙绰传》:“中夏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

⒋  恣纵貌;无所约束貌。

《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吴子·料敌》:“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旗旌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有政令。”
宋 陶穀 《清异录·酒浆》:“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⒌  飘荡貎;吹拂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乙编卷六:“今枯骨朽腐……化为朽壤,荡荡游尘,岂能与生者相感,以致祸福乎?”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荡荡,翠飘红,忽南北,忽西东。”
《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逛花园》:“和风荡荡春日暖,碧桃枝头鸟声喧。”

⒍  空无所有貌。

《东观汉记·马援传》:“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蟣蝨无所復依。”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辞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若繫风捕影不可得。”

⒎  光亮明净貌。

《史记·滑稽列传》:“漆城虽於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潄玉亭》诗:“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闕,沉沉水精宫。”
清 龚自珍 《天琴颂》:“重华 在堂, 周公 在下,荡荡有日月而无风雨。”

国语辞典

荡荡[ dàng dàng ]

⒈  浮夸不实的样子。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⒉  法度废坏的样子。

如:「版版荡荡」。

分字解释

※ "荡荡"的意思解释、荡荡是什么意思由辞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振臂一呼,船队立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何其广,浩浩荡荡,云卷云舒,泱泱万重,尽皆竖子尔,不可教也!吾辈中人,当以苍生为先,惊闻苍生为局,万物为子。

3.世事便是如此:你要看时,众生百态,光怪陆离,引人哭,引人笑;你不要看时,哪有什么芸芸众生,哪有什么大千世界,不过是荡荡虚空而已。或许,连虚空也没有的!凤歌

4.奔腾不息的江水,浩浩荡荡,如千军万马涌向远方。

5.这一道目光,滂滂沛沛,浩浩荡荡,震颤天地,撼动心神。

6.聂凡来这的目的,是为了在这找一处房子安家落户,不然每次进游戏都没头没脑,心中空荡荡的,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可去,在张公城落建个房子,也好有个念想。

7.曲调很古老。节拍很缓慢。歌声悲壮苍凉。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的歌声,空气因歌声而起伏,没散尽的雾也在动。

8.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金水滩,再过几年,这里将建成一座大型水电站。

9.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县衙,刑捕头则是跑去找钱知府请功,陆英想了想,也跟了进去。

10.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