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
词语解释
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
⒈ 行尸:会走动的 。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活 人。比喻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人。
例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晋·王嘉《拾遗记》
英a walking corpse——one who vegetates;
引证解释
⒈ 见“行尸走肉”。
⒉ 比喻徒具形骸,庸碌无为,毫无生气的人。
引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任末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 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成帝六》:“张禹 之初,与 王根 异也,犹有生人之气也;虑及子孙而行尸走肉,遂祸人之宗社,冒万世之羞。”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难道你我就没有责任吗?都象你这样,那 中国 四万万人,就等于四万万行尸走肉啦。”
⒊ 比喻精神贫乏,徒有形体的反动分子。
引峻青 《不尽巨涛滚滚来》:“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其表的行尸走肉而已。”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五章:“那个出卖灵魂者,只能做为一个行尸走肉继续存在于世而已!”
亦作“行尸走骨”、“行尸走肉”。 《云笈七籤》卷六十:“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文恪》:“此等行尸走肉,亦復想啗我金耶?”
国语辞典
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
⒈ 会走动却没有魂魄的躯体。比喻一个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气,庸碌无为。晋·王嘉也作「行尸走骨」、「行尸视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引《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 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谫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
近酒囊饭袋
最近近义词查询:
五色的近义词(wǔ sè)
乌黑的近义词(wū hēi)
遗迹的近义词(yí jì)
分明的近义词(fēn míng)
漫步的近义词(màn bù)
柔软的近义词(róu ruǎn)
伪造的近义词(wěi zào)
若是的近义词(ruò shì)
悦目娱心的近义词(yuè mù yú xīn)
好久的近义词(hǎo jiǔ)
坚决的近义词(jiān jué)
年青的近义词(nián qīng)
办法的近义词(bàn fǎ)
发言的近义词(fā yán)
考察的近义词(kǎo chá)
个性的近义词(gè xìng)
木排的近义词(mù pái)
痛苦的近义词(tòng kǔ)
利用的近义词(lì yòng)
都邑的近义词(dū yì)
面试的近义词(miàn shì)
土著的近义词(tǔ zhù)
无忧无虑的近义词(wú yōu wú lǜ)
奥秘的近义词(ào mì)
最后的近义词(zuì hòu)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yí shǔ遗属
- bǐ shǒu匕首
- fǎn yìng反应
- xiān cǎo仙草
- shí fēn十分
- xīng shuāi兴衰
- tú qióng途穷
- liú chuán流传
- tài dōng泰东
- dào cǎo rén稻草人
- yǎn zhēng zhēng眼睁睁
- xiǎo mìng ér小命儿
- dòng jī lùn动机论
- guàn mù cóng灌木丛
- yī zhǒng一种
- jiǎng lǐ xìn讲理信
- yì cháng异常
- yán suān盐酸
- fēng chuī cǎo dòng风吹草动
- mù jí目及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 qīng dàn清淡
- jiǎn dāo剪刀
- qián shēn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