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辞
词语解释
遁辞[ dùn cí ]
⒈ 因为故意躲闪或掩饰错误、或者由于理屈词穷或不愿以真意告诉他人时,用来搪塞的话。
例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
英quibble; subterfuge;
⒉ 也作“遁词”
例遁词巧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遁词”。亦作“遯辞”。亦作“遯词”。指理屈辞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引《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州郡迫之,乃遯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 江夏 山中。”
宋 张载 《语录钞》:“遁辞者无情,只是他自信,元无所执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但不知讲学家见之,又作何遁词耳。”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是以为文,匆遽张皇,盈篇累牘,迄乎终篇,则曰:‘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其所武断,莫非遯词。”
巴金 《秋》二二:“周伯清 的脸上现出惭愧的表情,他再找不到遁辞了。”
艾青 《火把》诗之十六:“现代的恋爱,是一个异性占有的遁词。”
国语辞典
遁辞[ dùn cí ]
⒈ 理屈辞穷时,为逃避他人诘问,于是偏离主题,闪烁其辞。也作「遁词」。
引《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近托辞
最近近义词查询:
队伍的近义词(duì wǔ)
补贴的近义词(bǔ tiē)
白痴的近义词(bái chī)
经理的近义词(jīng lǐ)
反常的近义词(fǎn cháng)
林林总总的近义词(lín lín zǒng zǒng)
合股的近义词(hé gǔ)
应用的近义词(yìng yòng)
战场的近义词(zhàn chǎng)
飞行的近义词(fēi xíng)
进出的近义词(jìn chū)
手表的近义词(shǒu biǎo)
宛如的近义词(wǎn rú)
恐怕的近义词(kǒng pà)
退回的近义词(tuì huí)
消磨的近义词(xiāo mó)
离开的近义词(lí kāi)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购买的近义词(gòu mǎi)
同乡的近义词(tóng xiāng)
痛苦的近义词(tòng kǔ)
同道的近义词(tóng dào)
此外的近义词(cǐ wài)
自食其果的近义词(zì shí qí guǒ)
外出的近义词(wài ch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